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給我一個旅行的理由


Dear friend,
你有點氣憤,討厭那些自以為出國當志工就多偉大的人,似乎旅行沾上公益就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蹟。台灣有這麼多需要被幫助的人,你搞不懂為何大家要花錢出國幫別人?
你氣憤的是炫耀,並非討厭別人出國當志工這件事。每個人都有權去選擇他所想要幫助的人,因為大家有不同的「人生使命」要去完成。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難免會遇見喜歡炫耀的人,有人會炫耀財富、人生經歷、想法……,你可以否定一個人的炫耀行為,但不能否定他的努力作為。那些會想要炫耀的人,出發點只是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絕不是為了傷害他人,他們只是不懂如何拿捏自信與自大。
旅行完回來,我逼不及待的想要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某次要參加演講時,剛好看到有人對著我的演講海報說: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又是一個在賣弄旅行的人。當時我非常訝異,因為只想單純抱持著分享故事而來,我被這件事困擾許久,擔心是否太過自大。
後來,有個朋友告訴我:自大與自信之間就像兩座山頭,謙虛就像座橋樑,可通往兩者之間,你要學會是建橋樑,不是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愚公移山。
你會氣憤他人,有可能是出自於忌妒,我們都只會忌妒比我們好的人。你可能會忌妒比你有錢的富人,應該不會忌妒比你貧窮的乞丐吧。忌妒和羨慕也就代表是兩座山頭,你也需要學會建橋樑。當你開始學會謙虛時,也代表開始學習,你才不會一直把自己關在停止學習的負面情緒之中。
你說台灣有這麼多需要被幫助的人,為何大家要花錢搶著出國幫別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想完成的使命,你不能因為別人沒有做你心中認為是對的事情而抱怨。如果你真的這麼關心台灣,就應該要動手幫他們做事情,而不是開口幫他們抱怨。
當我離開台灣,回頭一看才發現大部份的人用一輩子的時間花在無建設性抱怨,那些少部份會成功的人都忙於實踐抱負,根本抽不出時間想其他事。
還有,台灣是個很團結的國家,只是常用錯地方。比如,別人看什麼書大家就跟著讀,別人吃什麼大家就跟著排隊,別人罵什麼大家就跟著開口。我經常照鏡子,問自己是羊還是牧羊人?因為動物和人的差別在於獨立思考能力,我們該學會判斷,但不能評斷。
我常被問到為何要去印度垂死之家當志工,自己也答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這似乎是個使命,就像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我只是讓自己順其自然的去完成這件事,並沒有多偉大的理由。
某次,我問了一位西班牙志工朋友:為何要來?他回:為何不來?
他的答案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當志工得到什麼?我學會付出。這裡讓我熟悉死亡的味道、死亡的聲音、死亡的溫度。能和一群「找」死的朋友,在「尋」死的道路上付出愛,重新詮釋死亡的定義。之後,學習重新建構人生的價值觀。
當你懂的開始幫助別人,也就懂的開始幫助自己!
『不去旅行的人有一百萬個殘酷的理由;去旅行的人只需一個堅強的理由。』

是逃避?還是更接近自己?


Dear friend,
謝謝妳的來信,原本妳只計劃去印度一個月,現在卻要多待上半年,妳的印度行肯定給妳許多改變。前陣子妳很難過,因為和男朋友分手,之前妳想獨自去印度散心,問我該不該去,當下我沒有給妳答案,我希望妳能自己做決定,很開心你做了一個最適合妳的選擇。
每個在路上的旅人都是病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病因」,有人是因為愛情、家人、事業、人生。但你知道嗎,每位病患的親人都一定會叫他們待在房間裡養病,親人會苦口婆心告訴你:醫生一定可以幫助妳,只要妳乖乖躺在床上休息就好。但當妳沒有變的更好時,親人付出越多,其實越令妳難過,因為妳不想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傷心,因此,妳有可能會更討厭自己,恨自己如此軟弱。最後只能像個小孩躺在床上,獨自看著天花板日度一日的難過。

最好的醫生肯定不是關在白色巨塔裡穿著白袍只懂幫妳開藥的人,他們也許能治療妳的血肉之驅,卻無法治癒破碎的心靈。最溫暖的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健康的藥都在家門之外的世界。世界是一座最有趣的醫院,每個陌生人都是最棒的醫生,最好的藥就是妳可以為一件小事而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不害怕並且勇敢的病人,這一切才會有意義。
出門前,我很焦躁,因為身上背著巨大回憶包袱,許多傷痛壓的我喘不過氣,我曾試著要去解決,但常常徒勞無功,這種反反覆覆的攪拌過程,加速我對人生的無助感,我甚至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
我曾經懷疑自己的旅行到底是否只為逃避,因為這個社會告訴我無論再痛苦的事都要堅持下去。我也一直在旅行途中思索這件事,直到我真的要結束旅程時,我才找這個答案,堅持對的事,再苦都不累;堅持錯的事,又苦又累。
當妳出去久了,某個妳最害怕的事就會像水中的雜質會自行沉澱,此刻妳才會清楚看見它的原貌,開始認識它,妳也就開始懂的用另一種語言與它溝通,漸漸的,它會從敵人變朋友,從討厭變喜歡,從害怕變勇敢。
為何當初我沒有給妳答案,因為我不想妳聽信別人的話而去做任何決定,沒有人比妳還了解自己,沒有人可以比妳更有資格做任何決定。我們都希望別人給我們明確答案,而我們也一生拼命找答案,但人生的重點絕不在答案本身,而是努力追尋的過程。一個過程只能有一答案,不同過程就能有不同答案。
當你在旅行的沉澱過程之中有所體悟時,妳就不會再執著於答案本身了。
很多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讀了許多有智慧的書,但不上路去實踐,智慧只不過就是一顆絆腳石,還有可能要花三輩子的時間去搬開這顆石頭。
很開心妳要繼續旅行下去,因為你開始懂得如何繞過石頭,而不是執著在搬開石頭。
『唯有抽離熟悉的環境,放逐到遙遠的世界,才有可能越接近自己。』
本文轉載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 30萬1年玩遍13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63732223661028

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震撼!「火焰」背包客壯遊澳洲 萬丈懸崖上耍特技

草莓族」這個形容詞,放在許多七年級生身上,已經完全落伍了。在社會風氣不斷改變的過程裡,許多台灣年輕人除了「打算」自己的未來,更有人選擇勇敢放手一搏,隻身一人前往外地「打拼」,試著在國外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火海」!


▲「火焰背包客」連掌旭,是台灣少數的專業「火舞師」。(圖/連掌旭提供)


「一切的困難都是來自於你的決心和熱誠是否足夠,不要害怕,就有可能踏出世界。」今年26歲的七年級生,綽號「連長」的連掌旭,就是選擇隻身前往澳洲打拼的年輕人。不過,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選擇用「火舞」壯遊澳洲,展開一路探勘世界的旅途。

曾在新加坡駐場,也曾在台灣各地表演的「連長」,16歲那年第一次看到童軍團表演火舞,就為這個非常「酷炫」的技藝深深著迷,於是開始一路與火相伴的人生。在學習火舞的過程裡,連長曾經受傷、挫折,表演中不小心失手的火炬甚至曾經將身體皮膚燒到二度灼傷,但他並不放棄,反而更堅定自己的夢想,在各種場合演出,盡情揮灑年輕的執著和狂熱。

不過,2011年發生在台中夜店,因為火焰表演釀成嚴重的失火案件,一度引起社會「封殺」火焰演出,也導致原本靠「火舞」表演的連長,突然間失去大量邀約,生活遇到困難,「我知道未來還會有人願意繼續邀請火舞師表演,只是,我變得很不安,開始想未來自己該怎麼辦。」從連長的語氣中,傳來對於未來生活動盪的飄浮感。

經過一段震撼和低潮的連長,很快從沮喪中想起過去巡迴表演火舞時,一直藏在心中的環遊世界夢想,「既然現在發生這樣的狀況,不如我就離開台灣,走向世界吧!」因此,他收拾表演火舞的一切道具,在短短半年內重新整理自己,出發前往澳洲。



▲在台灣一度感到對未來困惑的連長,決定前往澳洲旅行。(圖/連掌旭提供)

只帶六萬元、英文不通的連長,抵達布里斯本一個星期後,卻發現在澳洲,不是人人都可以站上街頭表演,無奈的他只好加入打工度假的人潮,進入番茄園採收番茄。許多同伴在相處過程中,發現連長的專長是「火舞師」後,轉而開始鼓勵連長,用火舞在澳洲謀生,賺取旅行的費用。

經過一連串比手畫腳的「審核」在澳洲考取「危險級火舞街頭藝人」證書之後,連長便開始以「火舞」環走澳洲,一路走遍東岸各大城市,在每個城市街頭以火舞演出。重新撿起火舞棒的他,站在夜晚火焰的照映之下,神情顯得專注而動人,彷彿向所有觀眾說著,「這是我一生的夢想,你願意停下腳步來,看看我的夢嗎?」

 
▲神情顯得專注而動人的連長,彷彿向所有觀眾說著,「這是我一生的夢想,你願意停下腳步來,看看我的夢嗎?」(圖/連掌旭提供)


「你很棒!」在一次演出結束後,有個人走向連長說出這句鼓勵的話,當時對方眼神中散發出敬佩的光采,說完以後便隨即離開,連長收拾表演道具的時候,發現捐款箱裡竟然放著一張50元的澳幣。「50元,將近台幣1500,我當時真的很感動,因為大家投的都是零錢。那是一種很深刻認同和鼓勵。」

為了記錄完成夢想的旅途,挑戰更多的可能,連長在澳洲的各個角落拍下自己的「火舞」影片。走過受傷、失意、挫折的他,在旅行的過程裡重新打開自己、看向世界,希望能在未來,也能站在世界其它角落,仍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不管未來怎麼樣,現在我已經知道,『火舞』會存在我生命裡,不會再讓我害怕失去,因為對我來說,這已經是個永遠不會消失的夢了。」連長的語氣裡,傳來對夢想無限的堅持。



▲為了記錄完成夢想的旅途,挑戰更多的可能,連長在澳洲的各個角落拍下自己的「火舞」影片,告訴每個人,夢想只會存在生命中,不會消失。

原文網址: 震撼!「火焰」背包客壯遊澳洲 萬丈懸崖上耍特技 | ETtoday旅遊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28/94353.htm#ixzz2LmSFWM3P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寫給七年級


1.我們可以有什麼的生活?
今年,我二十九歲,二年前回國後,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十個月後離職。
一個人在台北,每天超過八小時以上在鍵盤上揮舞,打字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腦袋運轉速度,整隻右手經常要送去維修。
起初一個月,心情很糾結,快要三十歲的男人,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存款,還沒有了固定收入。身旁同年紀的朋友,都努力找錢、找房、找婚姻,說他們生活單調嗎?但這樣也沒什麼不好,有時還挺令人羨慕。

問了一圈朋友,到底工作是為了什麼?真的只是混口飯吃?答案很多很複雜,但沒有一個能進入我的心。
每天看著報章媒體大言不慚的在評論六年級很辛苦,七年級不吃苦,八年級受不了苦。似乎要活在台灣五零年代,努力才會被歌頌。而我們七年級拼了命撞得頭破血流,灑出來的不是血,而是包廉價的蕃茄醬汁。
雖然看似一無所有的我,還是有地方住、有飯吃、有體力,如果硬要說是幸福,也只稱的上是「平價」。
七年級的生活,很瘋狂、很刺激、很理想、很無奈、很有意思。
2.我們都把生活想的太美好
過去,求學時候,補英文、補數學、補才藝,腦袋的問號愈補愈大,總認為出了社會可以有好生活。
現在,工作時候,補朋友、補感情、補負債,人生的不明確愈補愈怕,總認為進到更好的職場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二十出頭剛出社會,沒有什麼好怕;
三十出頭重入社會,好怕什麼沒有。
前幾天有位收入不錯住在天母的友人,進到便利商店看著兩位小妹妹拿著二十八元,趴在地上討論該買什麼糖果好,臉上帶的笑容比糖果還甜,還純真,還簡單。友人說:我們這麼努力追求成功目標,笑容卻離我們愈遠。
也許,不要把生活想的太美好,不要太多慾望,更懂享受眼前的簡單生活。
3.品嚐「熬」的過程
學生熬久,總有天會變老師;小孩熬久,總有天會變父母;職員熬久,總有天會變老板。
人生好比熬湯,「時間」如同火侯,大火容易焦,人生太早成功容易驕傲;小火不易滾,如果太慢成功容易沒耐心。
七年級一無所有的我們,也許壓抑的最多,但也最有力量去改變社會的一群。助跑距離愈長,跳躍起來的爆發力愈強;可能我們已傷痕累累,早就被打倒,但早點倒地,才更有體力早點爬起來,一個人不畏懼失敗才叫真正的成功。
也許在國外成功就只需一年,在台灣可能要十年,同樣都是成功,但大多數的人寧願要外國人的認同,連掌聲也想要「世界級」。
走出台灣,有時在其他國家的世界地圖上都找不到家鄉土地的名字,那又如何?我們不都流著台灣的血嗎,都能當個活生生呼吸的動物,還怕大家看不見?只怕嘴巴有台灣,心中沒有它。
台灣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太多不知該如何選擇;不是七年級沒有理想,而是太多理想更容易受傷。
七年級,不能再靠單打獨鬥,不能再一成不變,不能再妄自菲薄,要懂的用智慧「熬」出頭。
4.我們需要的是改變
台灣一直在改變,只是變的更亂、更奇怪、更不公平,但我們不能否認它的改變。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滿意的體制,有人更容易抱怨,更容易忍受,更容易批評,我們改變成一個連自己都討厭的人,卻渾然不知。
如果讀書只是為了讓你變的愈討厭知識,為何要讀書?
如果工作只是為了讓你變的愈討厭付出,為何要工作?
如果出國只是為了讓你變的愈討厭台灣,為何要出國?
七年級要改變,需要一點「理性的叛逆」。
如果我們討厭校園裡頭的知識,那就憑自己的本事出校外求知識。
如果我們討厭職場裡頭的付出,那就憑自己的本事離開職場創業。
如果我們討厭自己出生在台灣,那就憑自己的本事移民去國外。
改變一樣有風險,有可能更好,有可能更槽,重要的是讓自己更有勇氣去承擔改變後的風險。
5.你敢不顧一切的做想做的事嗎?
在東南旅行時,遇到一對夫妻,他們非常羨慕當時一無所有的我,他們告訴我:三十歲前一無所有,三十歲後才不怕它。聽到差點暈了過去,怎麼可能會有人羨慕一無所有的人,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年輕的可貴,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最棒禮物。
年輕時不顧一切去追求想要的,可能是為了出人頭地、為了愛情、為了自由,這算是衝動嗎?我想是的。人生不就一次十八歲,如果不為了心愛的人而努力,可能就再也沒機會了;人生不就一次二十五歲,如果不好好在職場打拼,可能就再也沒機會了;人生不就一次三十歲,如果不好好旅行一次,可能就再也沒機會了。
不顧一切為的是什麼?很簡單,就是不想留遺憾羆了。
6.夢想,不要太早實現
我二十五歲的夢想是當藝術家,一直以為這個身份才可以改變世界,幸好夢想一直沒實現,三十歲才發現,改變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太早實現,可能會局限未來。
以前很多的夢想,都覺得達不到,真的完成一項後,才會發現所謂的夢想是「令你害怕的事」才叫夢想。當你願意給自己機會去正視害怕,才有機會達成夢想,如果你連眼前的敵人都不知道在哪,要怎麼擊倒它?
你想要很多夢想,就會有很多令你害怕的事,也就代表敵人愈多。但敵人愈多是好事,因為打不倒你的敵人只會使你變的更堅強。
早一點實現夢想需要運氣;晚一點實現夢想需要勇氣。
未來的夢想是,把文字寫好,順著自己的心,做一件會令自己開心的事。
今天,字寫完了,依然一無所有,我只是一位比別人晚點放棄夢想的七年級生。
本文轉載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 30萬1年玩遍13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08412019193048

旅行可以當飯吃嗎?


Dear friend,
你非常熱愛旅行,想要當導遊或是旅遊產業,問我該如何選擇?
吃飯可以當興趣,興趣可否當飯吃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份可以玩又可以賺錢的工作是絕大部份人的夢想,我們都曾努力想要做一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當然,我也曾試著想要投入旅遊相關產業,因為我愛玩,以為只要愛玩就適合旅遊相關業,一直到我旅行途中遇到一位台灣朋友改變了我的想法,他是一位從事十多年旅行社的導遊,某次他用感慨的語氣對我說:「我以前也和你一樣是背包客,自從我當上導遊,當旅行變成一份職業時,就多了一股責任;當旅行變的隨手可及時,就也不再這麼珍惜;當旅行變的不再遙遠時,就不再嚮往遠方。」
我重新思考是否要和旅行保持距離,它到底要成為興趣又或者是職業?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思索這件事。之後,我寫了封信問那位導遊朋友,問他是否該投入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他回說:「你最喜歡的,並不代表最適合你!」這句話當頭棒喝,我不再問自己喜不喜歡旅行產業,反而問自己適不適合。
許多人都曾經陷入一種「選擇性的膠著」,因為衝動和理智往往存在於一條模糊的界線,當我們都不敢越界,當思考的時間越久,越導致跳脫不出框框,思維也就被黏在框裡,不敢做出抉擇。
當我把自我的膠著撕開時,我開始問自己:我為什麼旅行?
原來,我喜歡旅行是因為不想被局限,我想忘記時間的重要性,我想隨時離開一個討厭的城市,我想隨時做一些瘋狂的事。我知道這些答案時,就了解自己不適合當導遊,也不一定非得要投入旅遊產業。沒有人說喜歡玩就一定要去旅遊業、喜歡看電影不一定要去拍電影、喜歡音樂也不一定要當歌手。
我才慢慢發現旅行是一種「純粹的突破」,不同的身份藉由旅行達到目地。比如,業務員每天外出拜訪客戶、音樂家四處移動蒐集聲音、攝影師用相機按下快門,這些人都只是藉著移動來突破自我。當你把旅行的界線拉大時,你就不在執著於旅行本身,單純只是不想讓自己過的一成不變。
後來,回國後,身邊的人都建議我喜歡旅行可以去當導遊,我會理智的說:一個人玩和一個人帶著一群人玩是不同的,因為前者是對自己負責,後者是對一群人負責。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有趣的工作可以讓你旅行,除了你所知道的航空旅遊業之外,你可以當工程師到世界各地研發新產品、你可以當作家到處創造文字作品、你可以是一般的小職員,利用員工旅遊去打破你單調的生活與工作,好讓自己有信心重返回崗位,去創造更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旅行如同一場考驗,是讓你學會如何看待自己生活的態度,當你找到自己生活的態度時,也就懂得如何在人生中選擇最適合你的答案!
『「旅行」沒什麼值得驕傲的,真正值得尊敬的是對生命的「履行」,並且永遠對自己真誠。』

何謂旅行?


一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問我:我常聽你說起旅行故事,可是旅行到底是什麼?
我說:你的一舉一動就是旅行啊!
年輕人:可是我怎麼看不到?
我笑笑回答:空氣很重要,但你看不見空氣;旅行就像空氣一樣,無法光靠眼睛察覺。旅行在你裡面,也在你外面,你生下來在已知的世界旅行,死後在未知的世界旅行。

年輕人:我一直以為要去看大山大海,像你一樣背著大包出去才叫旅行。
我說:這是旅行的方式之一,並非唯一。去過比較多美麗的地方,不一定會有美麗的心。如果你有美麗的心,任何地方都是美麗的,你就不會過於眷戀其它地方的美麗。
旅行就像拍電影,你可以砸大錢拍史詩鉅作或是花小錢拍微電影,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並非一定要有震撼的場面,有些熟悉的溫馨小場景,更能使人真情流露。難到所謂的壯遊就一定會有驚天動地的改變?小旅行就不能稱的上是壯遊嗎?還記得登入月球的阿姆斯壯「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你的一小步也可以是跨出自我的一大步。去了那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完之後得到多少。
當被問到:旅行重要嗎?
我會反問:旅行不重要嗎?
嘗著著把自己當成是候鳥,你的遷徒行為可視為是旅行也是工作,如果沒有藉由這些漂泊方式,你可能就無法生存。當然,候鳥根本無法花時間去思考要不要隨著大家遷徒。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需要藉由不斷的旅行而獲得生存的可能,但唯有人類這動物會質疑自己該不該旅行?
如果有天年輕人把旅行視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或許就不會執著於旅行這件事。
『工作是為了填飽肚子;旅行是為了填飽腦子。』

旅行重質不重量


常常都被問:接下來打算再去哪些國家旅行?
其實自己很明確知道短期內不會再像過去一樣任性旅行,不是因為害怕或沒錢,而是想重新找回對生命的感受力。
因為曾經發生過一個故事,改變我對環遊世界的看法。

剛回國的那段時間,四處瘋狂投履歷面試,某次被一家頗具規模的旅行社通知面試,當時自以為高人一等,心想已經去了這麼多國家遊走,肯定比別人更有機會得到這份工作,初試很順利的通過,最後和公司經理面談時,只剩下二位,另一位是不曾出國的南部女生,特地從高雄獨自北上。
我們兩人同時被叫進會議室面談,主管問誰要先自我介紹,我當然不落人後的搶先回答,開頭就說環遊多少國家,看了很多文化,認識很多朋友,也改變了我的人生價值觀……等等,接下來換南部女生回答:
「這次來台北,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獨自旅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北捷運搭電扶梯時清一色的人都靠右站,但在高雄卻不是這樣,甚至我聽一位北京朋友說在當地雖然每個地鐵站都有宣導「右側站立,左側通行」,卻沒有台北人來的徹底執行。因為好奇心,所以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1999年年初,台北捷運正推廣靠右站的習慣,為的是要讓趕時間的程客使用左側,當初也曾有反對聲音,但捷運公司堅持推行,這項台北獨有的捷運文化終於被市民接受,這種文化也慢慢的進入整個台北城,不論搭捷運、逛商場、辦公大樓,只要有手扶梯,人們都會自覺的靠右站。雖然台灣很小,但從這點就看出台北和高雄的文化差異。這讓我感到期待,如果以後有機會到各地旅行,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
主管專注的聽完她的自我介紹,勝負已分曉,心底已經知道沒機會獲得這份工作,事後果然被通知沒錄取。花了好幾天在省思,我不是被這位南部女生打敗,而是被自己的無知擊倒,因為沒有真誠的分享旅行的感受,只想向別人証明環遊世界的親身經驗,這更加突顯我的愚昧。
以前把台灣當成一本太小太薄的書,認為更要到世界各地閱覽,殊不知囫圇吞棗下把自己噎個半死。
換個角度想,如果一生只讀懂一本書,比起那些自認滿腹經綸、 學富五車、飽讀詩書的人,說不定更能把一本書裡的每個文字、每段句子深入心中與書合為一體。
如果你和我一樣住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頭,不知道樓下管理員叫什麼;隔壁鄰居叫什麼;家裡附近有哪些好喝的咖啡店,有哪些老雜貨店;主動揮個手、動個腳。接下來,再去認識那些不熟悉的城市,去東部感受海風輕撫在臉上;去南部感受老屋木頭散發出的霉味;去中部鄉間感受各式台灣國語腔的聲音。花點時間去和陌生人打招呼,去認識陌生環境,用心去感受這塊土地,這才是最了不起的「小壯遊」。
或許,做人真的不要太聰明,當個專注一點的傻子,才會更有福氣。
『關於旅行,我們太專注在眼睛拍照、舌尖吃喝上面,卻忘還有耳朵、鼻子、皮膚的存在。』
本文轉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 30萬1年玩遍13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16160378418212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好音樂推薦 : Pilots In The Sky And On The Sea 旅人樂團 - Stardust

每個人都有個屬於自己的天堂
許久的尋覓之旅到頭來才發現
它不是用找的 而是自己建蓋成的

by~ Pilots In The Sky And On The Sea 旅人樂團




【如果生命還只剩幾天】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或許我們便會明白,以前的自己是有多無知,忽視了太多,被無謂困擾了太多。本就是短暫的,終究難逃一個結束,可是我們總是覺得那個結束離我們還很遙遠,於是,我們肆意地的享受著生活,所謂的享受生活。


其實生命的美好就在於它的未知,它會給你一個個的偶然,或讓你歡喜或讓你悲傷。

在這個一切都充滿未知的路上,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倒下,你不知道自己哪一次倒下了,就再也站不起來。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我們會留戀什麼,我們會遺憾什麼,我們要做什麼。

生活中的美好就算再留戀它也不會有快退,生活中的痛苦就算再悲傷它也不會有快進。一切順其自然,讓它正常的播放,或許才是王道,因為你無法改變。

在一切正常中的突然襲擊,沒有任何預兆的,或許才是最恐怖的,可以把一個人瞬間打入地獄,不再有陽光,不再有生氣。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或許我們便會明白,以前的自己是有多無知,忽視了太多,被無謂困擾了太多。人生本就是短暫的,終究難逃一個結束,可是我們總是覺得那個結束離我們還很遙遠,於是,我們肆意地的享受著生活,所謂的享受生活。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我們或許會覺得世間終有一些美好並不屬於我們,哪怕我們極盡全力的去追。 ,到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我們才學會坦然,才學會放下,才學會關注自己身邊的東西。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請不要為自己的命運流淚,請學會微笑,因為一個微笑真的可以改變好多。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下幾天,請一定堅信,你還是那個你,不要放棄任何改變的嘗試,縱使注定不會成功。

生命很短,請不要悔恨,生命很短,請珍惜身邊的所有。生命真的很短,我們每一刻都在逼近那個終點,我們無法停止腳步,面對著稍縱即逝,我們唯一能做的真的就是愛生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還可以醒來的清晨,請不要再賴床,去感受晨曦,去體味身邊的一切,那些被自己忽視了無數次的一切。請你一定要覺得自己幸福,幸福是擁有感受生活的生命,幸福是生命中的所有。請你一定要愛你身邊的人,相遇便是緣分,是他們在為你製造著或喜或悲的生活。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請不要畏懼死亡,試著去忘記它,因為面對無法改變,我們所能做的最明智的選擇便是忘記它,繼續自己的生活。請低下自己的頭,享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不要再看終點,儘管我們並不能夠逃離它,但是我們要明白,生活就像生命,重要的永遠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生活中我們或得名或得利或不為人知的默默地走完全程,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對於這個世間的意義;生命的盡頭,不管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離去,我們都會化作塵埃。生活和生命,我們擁有的是過程。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請磨掉自己身上的躁氣和戾氣,平靜地面對生活。生活的真諦往往就在於平淡之間,不管是風雨飄搖一生還是庸庸碌碌一生,我們終會歸於平淡。當所有的轟轟烈烈成為笑談的一刻,才是我們真正的體味生命、享受生活的一刻,之前我們僅僅是在為某些東西利用生命罷了。

如果,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請不要再畏懼,放開身心的去做一些事吧,不是那些自己沒有做過的,而是自己一直想做的,勇敢地喊出自己的心聲。請不要再拘謹,讓自己的心靈真的闊達一次,用力地奔跑,用力的呼吸,用力地感受生命。

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還只剩幾天,請勇敢地走向只有一個人的遠方,將最後的時刻列為自己的專屬,遠離親情,遠離愛情,遠離友情。在生命的最後一程,放下感情,讓自己自私地去逃避悲傷,尋找心裡最美的感覺。生命之真,莫過於空靈。

請感謝命運,它沒有把只剩幾天的生命給你;請祈禱上蒼,只剩幾天生命的他們,一切安好。

請做一個善良的人,把愛給身邊所有的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中的某一個就會離你而去,不會再見,請讓他們在生命的旅途中能夠多享受一份愛的美好。

  請善待自己,哪怕自己再不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己身所有受之命運,你不是一個人在行走,你不是一個人在承受。對自己好一點,對愛你的人好一點。

請保留那顆單純的心,哪怕世俗再污穢,不能達濟天下,至少我們要獨善己身,哪怕我們不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至少我們要讓自己快樂的走完自己的旅途。

請珍惜你的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生命中的所有。它們無可複制,無可倒帶。它們是命運的恩賜,請在它們瞬間消失之前,給自己珍惜它們、體味它們的機會。

請學會,從現在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明天,並不是你會有每一個明天。

作者:@知性女人-女人處世智慧
https://www.facebook.com/wisdomwomen

................................................................................................................................................................

你無法確定下一站何時到  到何方   是否會到
你可以把握的
是這一站的美好風景!!

旅行教我捨棄

常常聽許多旅人分享著旅途當中得到了多少,但其實,旅行,並沒有讓人得到更多;旅行,反而讓人捨棄了許多。


旅行讓人捨棄了許多包袱。我們的旅行背包,總是裝了滿滿的行囊,肩膀上的重量,總是壓令人喘不過氣。

旅行過後,我們開始了解,肩上總是扛了太多用不著的東西,這些東西我們總是捨不得不帶,或已經習慣了擁有這些。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我們終於知道了,將這些負擔從肩膀上放下、捨棄。從此之後,腳步變得更輕盈了,我們走得更遠、看得更廣,甚至將這些我們用不著的東西分享給需要的人,背包變得更輕了,心卻也更富足了。



旅行讓人捨棄了許多成見。我們眼前的世界,總是挑我們想看的去看,我們心中的念頭,總是挑我們想要相信的去相信。

旅行過後,我們開始了解,以偏概全常常充斥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常常以原本所認知的知識和想法去看待一個地方、對待一個人、面對一件事。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我們終於知道了,媒體上所報導的、書本上所撰寫的、照片上所呈現的,別人口中所述說的,並不代表著所有的一切,也不是一定都有所解答。從此之後,我們懂得去嘗試過不一樣的生活、接觸不同文化的人們、用不一樣的角度去面對即使相同的一件事,我們變得更有彈性了。


旅行讓人捨棄了許多比較。「這個東西在台灣怎樣怎樣,在這裡怎麼這樣這樣......」的心態太常出現在我們心中和嘴裡。

旅行過後,我們開始了解,從小到大生長的環境、固有的習慣和原有價值觀都僅僅只是我們的,而我們也只是這世界當中的一小小小小部分,如此的微不足道。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我們終於知道了,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生活條件不一樣、價值觀和想法也都有所出入。從此之後,我們懂得不再比較,不再拿台灣所有的一切和其他地方相比,因為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萬丈深淵,不管怎麼比都比不完。沒有了比較,每個人都變得平等了,眼中的世界也更平和了。


旅行讓人捨棄了許多要求。我們生活的需求,總是太過於複雜,我們享受的資源,總是多過了太多。

旅行過後,我們開始了解,原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麼舒適的環境,享受著多麼珍貴的資源,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我們終於知道了,其實我們需要的很少、生活可以很簡單。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一穿就是好幾年,髒了可以再洗,破了可以再縫。一頓粗茶淡飯,也可以吃得很飽、吃得很滿足。沒有電視、網路的夜晚,可以抬頭仰望星空、豪無保留的和自己對話。從此之後,我們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更懂得感恩所有的種種。慾望減少了,生活簡化了,人生過得卻更幸福了。


旅行讓人捨棄了許多金錢。我們總是把金錢看得太重,將工作賺錢擺在第一順位。

旅行過後,我們開始了解,原來我們很習慣用金錢去衡量一切,將有錢人和成功人士劃上等號。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我們終於知道了,金錢對我們來說的確很重要,可是有時候卻又沒有那麼重要,人生不應當以賺錢為目的,旅行也不需要以省錢為目標。同樣的一瓶水,在便利商店裡面購買或和路邊攤抱著小孩的婦人購買其實是有不同結果的,同樣的一晚住宿,住在財團經營的五星級飯店或住在當地人經營的民宿也是有不同的結果。從此之後,我們更懂得賺錢賺得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花錢花得更有它的價值。不再那麼勢利之後,金錢的掌控卻更得心應手了。


旅行,讓我們捨棄了許多,願意微笑地攤開手,我們擁抱更多。旅行,是一種減法的藝術,我們的人生與生活,何嘗也不是?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dwhy0929/11393800

轉自: 背包客棧

再見完美的計畫旅行

看著過往的筆記本,滿滿的行程排列表,以前的我總在跟時間賽跑,我羨慕別人瘋狂的人生,但卻害怕哪個環節出錯,習慣在旅行前做足了功課,希望可以照本宣科的走,後來發現自助旅行不像工作或是生活,不可能所有事情按計畫進行,再經過了一次長途旅行後,我不由得對於人生的完美計畫產生懷疑。


一直以來我都按照了父母的期待走,考上了大學,找到離家近的工作,雖然也有叛逆期,也常常在問為什麼要這樣過,但是我不想當一個特立出眾的異人,或許這樣平凡的人生沒有不好!我也期待找個人互許終生走入禮堂,生個幾個小孩,過著像父母般材米油鹽醬醋茶的普通生活。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專案管理師,我必須將許多複雜的事情調理規劃,並按照時程安排進行,曾經有個主管問我,你覺得專案管理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回答:『時間』,唯有每個環節不出錯,才能結案時間內完成所有東西,我的人生似乎也卡在專案環節裡面,曾經我希望30歲前就可以結婚生子,但有些事情真的無法強求。

我的完美人生計畫好像在29歲出了一個重大皮漏,我重回了單身行列,我的工作看不見前景,我的人生就像掉進臭水坑中,分分秒秒都令人感到窒息難安,我沒辦法為自己的人生在計畫下去,於是只好找個理由逃離。

『打工度假』真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好幾個月甚至一年,適合像我這樣在人生道路迷途的羔羊,於是出發前我也認真買了好幾本書,看了前輩們的網路文章,準備好所有行李跟行程打包出發。

一開始的旅行是有計畫的,如往常到了每個地方之前,我都會先蒐集相關資訊,哪裡好玩?哪裡好吃?交通怎麼過去?可以的話我連那個地方的歷史都會讀上好幾遍,我喜歡有計畫的旅行,然後在每個景點盡可能都拍照,然後記錄下吃過哪些東西,最好可以跟拍跟書上一模一樣的照片,最好我還可以入鏡。

我相信這是最適合我的旅行方式,把這樣的旅行寫成部落格,幫自己記憶旅行走過的風景跟美味,就有如我對於人生的見解,從來不覺得哪裡出了問題,直到我開始在計畫旅行出了大問題,我無法再幫自己計畫接下來的旅行,我面臨了一個人走的窘境,卻才發現原來人生可以有另外一個章節。

斐濟是我心目中海洋的聖地,我的幻想是藍天白雲跟沙灘小島,但我去的時候卻是洪水肆虐、颱風將至,還食物中毒以及陰雨綿綿,我都懷疑自己花錢去旅行還是受虐,我的確有點挫折!但是我爸跟我說:『你去了大部分人不會去的地方,這一點就很棒!』我才開始有點釋然。

之後的旅行也是經過規劃的,雖然已經不復見訂好旅館,幾點要到哪個景點,但是因為一路遷就旅伴總覺得哪裡不舒心,一樣是照著行程走,卻哪裡怪怪的,說不出來卻也不以為意。

直到被放鴿子了,我再也找不到旅伴跟我一起旅行了!在東南亞跟東北亞就這樣恍惚個過日子,我沒時間去找景點,沒心情去找旅伴、也不在意這個地方有什麼好吃的,有時候每天就是一個人走,不停的走,覺得哪個地點名稱很厲害,就去哪裡!有時候碰到另外個人要去哪裡,我也就跟他到哪裡。我實在不覺得這樣的旅行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沒有計畫的旅行,我似乎慢慢跳脫了計畫旅行的思維。

誰說要有計畫才是好旅行?誰說要吃到某些知名的美味才叫當地?誰說要看到什麼景點才叫作值得?誰說要住在五星級飯店才叫好旅館?

原來吃一個不知名的路邊攤也可以感動,因為當時我真的肚子很餓。
原來誤闖一個不知名的寺廟也覺得很新奇,因為我跟當地的廟祝聊天知道比書上更多當地故事。
原來能找到一間沒有床蟲的便宜的旅館睡就很感恩,我已經累到被蚊子咬也不想反擊。

原來走那些沒計畫的旅程看似荒唐,卻顛覆了我對旅行的想像,也開始改變我對於人生的看法。

出來這趟旅行之前,我認為這只是一個中途人生的逃離,回到台灣就要回到原本的軌道,繼續我原本的計畫人生。

但是抱歉爸,雖然答應你我回來之後就要努力的把自己嫁掉,讓你可以趕快牽著我的手進禮堂,但你知道不幸福的婚姻並不會長久。

也抱歉老闆,雖然我覺得回來之後就要好好為公司效力,為台灣的經濟繼續奮鬥,為了偉大的客戶繼續往前衝,但是如果可以!我真希望找到讓我繼續舒心的生活方式,為自己快樂的生活努力下去。

再見了完美人生,因為我也不想回到原本的計畫軌道中,如果完美的人生不適合我,我想我應該幫自己找另外一個人生出口。

就像旅行一樣,如果我已經沒辦法再認真去規劃旅行,那就要心理準備隨時來場漫無目的的大冒險。


原文:http://cherstravel.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168.html

轉自: 背包客棧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一位年輕女董事長的47個忠告!

【一位年輕女董事長的47個忠告!】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做人想成功,下面就是你必須要參考的^o^

1、好朋友裡面,一定要培養出一個知己,不要以為你有多麼八面玲瓏,到處是朋友,最後真心對你的,只有一個,相信我。

2、給自己定目標,一年,兩年,五年,也許你出生不如別人好,通過努力,往往可以改變70%的命運。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

3、朋友請你吃飯,不要覺得理所當然,請禮尚往來,否則你的名聲會越來越差。

4、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感情不能當飯吃,貧窮夫妻百事哀。不要相信電影裡的故事情節,那只是個供許多陌生人喧囂情感的場所。只有不理智和不現實的人才相信。

5、不要相信算卦星座命理,那是哄小朋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坐在家裡等什麼房子,車子,還不如睡一覺做個好夢。

6、不喜歡的人少接觸,但別在背後說壞話,說是非之人,必定是是非之人,謹記,禍從口出。

7、少玩遊戲,這不是韓國,你打不出房子車子還有資本。可以有愛好,但要把握尺度,少玩農場、牧場、鬥地主等一些高度吸引人思想的晉級遊戲,也許你的級別很高,但不代表你有多麼成功,反而會影響和占據你成功的時間。

8、是人都有惰性,這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後天可以改變這種惰性,因為有很多人正在改變。對於某種事物或是生意不要等別人做到了,我才想到。不要等別人已經賺到錢了,我才想去做。沒有人相信的是市場和機遇,大家都相信的叫做膨脹。

9、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夜深人靜,問問自己,將來的打算,並朝著那個方向去實現。而不是無所事事和做一些無謂的事。

10、出路出路,走出去了,總是會有路的。困難苦難,困在家裡就是難。

11、作為女人,不要倚老賣老,認為事業跟自己沒關係,以為自己就是洗衣服,做飯,看孩子,那就是大錯特錯。

12、做人,要做到;萬事孝為先,教童品之道,夫妻和諧美,幸福萬年長。但是這些不是拿來用嘴說說就能辦到的,解放初期年代要做到這些,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苦,當今現實的社會需要你付出很大的金錢,聰明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13、空閒時間不要經常上網做無聊的事和玩一些沒有意義的遊戲,讀點文學作品,學習一些經營流程,管理規範,國際時事,法律常識。這能保證你在任何聚會都有談資。

14、寧可錯殺一千次來自各方面的信息,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成功的機會。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去買後悔藥。

15、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沒有必要告訴其他人。成功之後不用你說,其他人都會知道的。這就是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效應。

16、頭髮,指甲,鬍子,打理好。社會是個排斥性的接受體,這個星球所需要的藝術家極其有限,請不要冒這個險,就算你留長頭髮比較好看,也要盡量給人乾淨的感覺。

17、不要以為你是個男人,就不需要保養。至少飲食方面不能太隨便,多吃番茄,海產品,韭菜,香蕉,都是對男性健康有益處的食物。你要是看不到價值,我可以告訴你。至少你能把看病節約下來的錢給你的女人多買幾個化妝品。

18、力求上進的人,不要總想著靠誰誰,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19、面對失敗,不要太計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起體膚……但要學會自責,找到原因,且改掉壞習慣。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歲沒錢,只能自己找原因。窮人變成富人是可能的,而且很可能。窮人能窮一輩子,也是必然的,存在就是理由,只是有所選擇。

20、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就看你給不給自己機會!

21、記住,平均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個小時以上的,一定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過五萬元的,如果你想要月收入超過五萬,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電視上。同樣的道理,那些平均每天玩網路遊戲或聊天超過三個小時以上的,也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過五萬的。

22、因為窮人很多,並且窮人沒有錢,所以,他們才會在網路上聊天抱怨,消磨時間。你有見過哪個企業老總或主管經理有事沒事經常在臉書裡閒聊的?

23、這個世界,有這麼一小撮的人,打開報紙,是他們的消息,打開電視,是他們的消息,街頭巷尾,議論的是他們的消息,仿佛世界是為他們準備的,他們能夠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你的目標,應該是努力成為這一小撮人。

24、如果,你真的愛你的爸媽,愛你的女朋友,就好好的去奮鬥,去拼搏吧,這樣,你才有能力,有經濟條件,有自由時間,去陪他們,去好好愛他們。

25、這個社會,是快魚吃慢魚,而不是慢魚吃快魚。

26、這個社會,是贏家通吃,輸者一無所有,社會,永遠都是只以成敗論英雄。

27、如果你問周圍朋友,如果十個人,九個人說不知道,那麼,這是一個機遇,如果十個人,九個人都知道了,就是一個行業。

28、任何一個行業,一個市場,都是先來的有肉吃,後來的湯都沒的喝。

29、這個世界上,一流的人才,可以把三流項目做成二流或更好,但是,三流人才,會把一流項目,做的還不如三流。

30、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31、與人交往的時候,多聽少說。這就是,上帝為什麼給我們一個嘴巴兩個耳朵的原因。

32、記得,要做最後出牌的人,出讓別人覺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們以為你要輸掉的時候,這樣,你才能贏得牌局。

33、不要裝大,對於裝大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撿塊磚頭,悄悄跟上去,一下子從背後放倒他。

34、不要隨便說髒話,這會讓別人覺得你沒涵養,不大願意和你交往。即使交往,也是敷衍。因為他內心認定你素質很差。

35、想要抽煙的時候,先問下周圍的人可不可以,要學會尊重別人。少在女生面前耍酷抽煙,你不知道,其實她們內心很反感。

36、買衣服的時候,要自己去挑,不要讓家人給你買,雖然你第一、第二次買的都不怎麼樣,可是,你會慢慢有眼光的。

37、要想進步,就只有吸取教訓,成功的經驗都是歪曲的,成功了,想怎麼說都可以,失敗者沒有發言權,可是,你可以通過他的事例反思,總結。教訓,不僅要從自己身上吸取,還要從別人身上吸取。

38、學習,學習,再學習,有事沒事,去書店看看書,關於管理,金融,行銷,人際交往,未來趨勢等這些,你能獲得很多。這個社會競爭太激烈了,你不學習,就會被淘汰。中國2008底,有一百多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競爭這麼激烈,所以,一定要認識一點,大學畢業了,不是學習結束了,而是學習剛剛開始。還有,我個人推薦一個很好的視頻節目,《誰來一起午餐》。

39、如果你不是歌手,不是畫家,也不是玩行為藝術的,那麼,請在平時注意你的衣著。現在這個社會,衣著能表現出你屬於哪一個群體,哪一個圈子。

40、 一個年輕人,如果三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想法,他這一生,就基本這個樣子,沒有多大改變了。

41、 成功者就是膽識加魄力,曾經在火車上聽人談起過溫州人的成功,說了這麼三個字,“膽子大”。這其實,就是膽識,而拿得起,放得下,就是魄力。

42、無論你以後是不是從事銷售部門,都看一下關於行銷的書籍。因為,生活中,你處處都是在向別人推銷展示你自己。

43、平時的時候,多和你的朋友溝通交流一下,不要等到需要朋友的時候,才想到要和他們聯繫,到了社會,你才會知道,能夠認識一個真正的朋友,有多難?

44、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將來的年收入如何。找你最經常來往的六個朋友,把他們的年收入加起來,除以六,就差不多是你的了。這個例子,可以充分的說明一點,物以類聚。

45、給自己定一個五年的目標,然後,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半年半年的,三個月的,一個月的。這樣,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46、無論什麼時候,記住尊嚴這兩個字,做人是要有尊嚴,有原則,有底線的。否則,沒有人會尊重你。

47、如果我只能送你一句忠告,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永遠不要走捷徑!


轉自  生活情報讚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不能複製的旅行

當我在巴黎羅浮宮參觀時,見著一群大陸觀光客,一進來就四處嚷嚷著:「蒙娜麗莎在哪個館啊?先去看那畫吧!」

排了好長好久的隊,終於見著了那聞名的畫像,趕緊擠到畫前一站,拍張照片留念,然後發現離集合時間只剩下一點點,又急忙衝出去紀念品店血拼一番,於此大功告成,羅浮宮到此一遊。

我當然也知道,在極有限時間內,要逛遍整個羅浮宮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走馬看花當健行運動,也得花上兩三個小時,但是,一定要看到Mona Lisa才算是到過羅浮宮嗎?如果把排隊的時間拿來看看漢摩拉比法典跟勝利女神雕像,看看匿名畫家畫的「推測為《加布里埃爾•德斯特蕾和姐妹維拉公爵夫人》肖像」,甚至只是整個羅浮宮的建築之美,或欣賞那些坐在地上、「斗膽」拿這些名家真品來臨摹的美術系學生作品,難道就得不到相同份量的感動?

名稱:  mummy.jpg
查看次數: 693
文件大小:  84.1 KB
我永遠記得,在羅浮宮裡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是在埃及館裡看到的木乃伊。這具沒有名字的木乃伊,那彎曲的臂膀,依然清楚呈現清楚的弧度,保留著肌肉的緊實度;雙手交錯放在胸前,像是期待醒來的那一刻。數千年來,時間似乎沒有在這具木乃伊上留下痕跡,而我們,竟能透過薄薄一片玻璃,就能跨越時空,與數千年前的古人如此近距離地對望著。

後來我真正到了埃及,在開羅博物館觀賞到更多具法老王的木乃伊,但是由於已經將繃帶綁布拆開,受到空氣與時間的影響,屍體已經乾化縮小成人體肉乾的模樣,那樣的震撼與時空交錯的衝擊,就遠不如我在羅浮宮時的強烈了。

--

名稱:  Mumbai-train.jpg
查看次數: 13
文件大小:  36.6 KB
我去印度之前,每個朋友都警告我:印度很髒很亂很苦,千萬要小心會被性騷擾、絕對不能吃路邊食物、買東西注意會被騙錢、甚至還準備了乾淨的針筒,以防我因為生病打針時感染超級病毒…

結果我在印度,過著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最奢華的生活體驗:連續住在五星級飯店豪華套房60天、每天用礦泉水刷牙、白天有私人司機供我使喚、出去旅行搭火車坐AC1(頭等艙)、搭國內線飛機被自動升等到商務艙、每個月光晚餐的花費,就比我在台灣一個月的薪水還高…

名稱:  IMGP2676.jpg
查看次數: 12
文件大小:  113.4 KB

我也吃了路邊的食物,沒有拉肚子過;男人看到我,都乖乖讓出空位,所以從來沒有被性騷擾過;自己一個人出去玩,不但一路平安,還到處被年輕小女生包圍搶著合照,甚至還有當地的家庭,主動幫我擋掉過濾那些想海削觀光客的小販。

這樣的印度,跟我其他朋友經驗中的大不相同,但是我不會告訴其他還沒有去過的人,印度就是絕對的安全或危險。就像我唯一一次在旅行裡遇到暴露狂變態,還有唯一一次掉錢包的經驗,竟然都在治安最好的新加坡一樣,安全不安全,真的沒人說得準。

因為,旅行是無法被複製的。

名稱:  Mumbai-kid.jpg
查看次數: 11
文件大小:  131.5 KB

別人遇過的危險,你不見得遇得到;相對的,別人安然順利的旅行,也不代表你也能一路平安。也因此,就算別人說這個地方不好玩,難道就真的這麼不值得走走看看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旅行與回憶?

所以當我們選擇了自助旅行,就可以不必再去複製別人的行程;所謂的必去景點、必吃餐廳,決定權也應該在於自己,而不是別人說了算。看不到泰姬瑪哈陵,真的就會遺憾終生嗎?就算不小心吃到地雷菜又如何?旅行中遇到狗屁倒灶的鳥事又怎樣?相信我,就是其他這些阿里不達的小事,在10年、20年後,當你都忘記了其他地方的餐廳口味如何的時候,你依然會深深記得這一趟旅行的。



原文發表於 http://blog.yam.com/maggiemei/article/59472292
轉自: 背包客棧

萬那杜的孩子

萬那杜,一個幾乎沒有什麼人知道的國家

初到紐西蘭的時候,我們在奇異果工廠工作


除了我們這群背包客外,還有很多來自萬那杜跟薩摩亞的島民

他們膚色黝黑,會邊工作邊唱歌



來自萬那杜的Sano聊天的時候說:我來自萬那杜,我們是很快樂的國家

後來又遇到幾個萬那杜的人,他們也都不約而同地說萬那杜是很快樂的國家

(不禁讓我疑惑,你們是不是事先有先講好了,這算是另類的觀光宣傳嗎?)



有天Sano說工廠有個印度人要賣給他現在穿的那雙球鞋

Sano覺得那雙鞋好看,不過很貴,為什麼都穿過了還這麼貴?

我遠遠看了一下那個印度同事腳上的球鞋,我說:因為那雙是Nike吧

Sano問我Nike是什麼?

我說:呃.....就是一個很有名的牌子,但如果你覺得不值得,那就不要買

轉了個話題,Sano說萬那杜沒有麥當勞,也沒有肯德基,他來紐西蘭才看到

他們有八十幾個小島,他住的那個小島是水電輪流供應的,也沒有手機訊號

最後奇異果季節結束,大家互相拍照留念

他問我:大家都是怎麼互相聯絡的?

我說:Facebook

我忘記他是說他沒有Facebook,還是沒有電腦網路了

最後,只記得Sano留給我一串電話號碼,說我如果來萬那杜,可以找他

我問:但你不是說過沒有手機訊號嗎?

Sano笑說:對啊,但是有一天我會去有訊號的地方啊



後來這件事就擱著

直到2012年五月,

離開紐西蘭的前夕,「萬那杜」這三個字又忽然出現在我腦海裡

阿水笑說我很懶,會懶得規劃行程,最後一定不了了之

所幸的是,因為萬那杜的旅遊資訊很少,所以根本也沒什麼好準備的 (喂!)

於是,我就出發了

It's now or never (現在或永不)

臨行前,我打電話給Sano,留了一封語音訊息

最後沒有得到Sano的回電

也許Sano還沒有去那個手機訊號的地方

但是,等他開機後,

他會知道最後我去萬那杜旅行了,那個他曾跟我說過最快樂的國家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6103877.JPG
查看次數: 14
文件大小: 949.8 KB
ID: 779369


大多數會來萬那杜的旅客都是澳洲或是紐西蘭人,我猜他們很少看到亞洲人

我跟佳玲去搭船的時候,

在等船的地方,有人問我們說:你們認識一個香港人嗎?

然後,我心想:誰?

那個當地人很努力地表達讓我們知道那個香港人,

所以他發出「啊打」以及「ㄏㄡˊ」的氣音

然後手腳擺出武打的姿勢,又跳過來跳過去

可是,我還是心想:誰啊?

最後他拿出手機照片給我們看,原來是成龍 

(早點拿照片出來不就好了嗎)

他說這個人前幾個禮拜才來這裡拍電影喔



直到前陣子,我看的成龍的新片十二生肖,在萬那杜的tanna火山島拍攝

我沒看那部電影,多愁善感的因子作祟,我覺得看了就會讓我想起萬那杜的種種

以及我回到社會窮忙族身分後,大概不會再回去的事實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6.jpg
查看次數: 10
文件大小: 701.6 KB
ID: 779353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109.jpg
查看次數: 11
文件大小: 805.1 KB
ID: 779371

萬那杜的海很清澈,火山很震撼

但是,如果問我對於萬那杜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我會回答是島上的一群孩子





tanna是一個活火山的島,靠近火山的地方,空氣都飄著火山屑

整座島都沒有柏油路,只有車子常走的地方可以看見車痕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是下過雨後的日子,

泥土路更是一堆凹洞,還有大大小小的碎石

佳玲說如果是孕婦,真的是連孩子都要蹦出來了

我笑了,沒想到坐車這麼很刺激,

五臟六腑都要被震出來了,大概是我目前為止坐過最顛頗的路了



我們寄宿的地方,他們是一群大家庭住在一起,有四個年紀小的孩子

島上除了火山跟一些商店、市集以外,沒有什麼其他東西了

孩子們大概是太無聊了,跑來敲我們的門,要找我們玩

他們還沒上學,不會講英語,只會講當地的話

我們試過英語溝通無效,後來變成他們講他們的話,我們講中文,倒也溝通無礙

我指自己說:名字,Li,然後指佳玲說:名字,佳玲

最後指著孩子,問:名字?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656.JPG
查看次數: 15
文件大小: 3.78 MB
ID: 779354


從左邊依序是Ralph、Puna、Malesi、Lidy

(孩子們敲門把我們叫醒,陪他們玩,所以頭髮還是亂的)



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孩子拉著我們到處去逛,看著我們拍照

突然有人離開再衝回來,原來是要拿她的模型車秀給我們看

我們拍下她跟玩具車照片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695.JPG
查看次數: 7
文件大小: 2.45 MB
ID: 779366 

其他孩子們一窩蜂地跑掉,再回來就抱著狗搶著要我們拍

什麼得意的東西都搬出來了

他們講了一堆我們聽不懂的話

不過看他們「你推我、我推你」搶著要在鏡頭前面樣子,

大概就是「拍我」、「拍我」的意思吧!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710.JPG
查看次數: 8
文件大小: 2.65 MB
ID: 779384 

狗和玩具車,一樣也不能少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748.JPG
查看次數: 11
文件大小: 2.21 MB
ID: 779355 

Puna(左)和Ralph(右)

其實Puna(左)是女生喔,我是後來才知道的

....蘿莉清涼露點照(誤)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3.jpg
查看次數: 3
文件大小: 693.0 KB
ID: 779350 

Ralph為什麼要皺眉頭呢?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761.JPG
查看次數: 5
文件大小: 2.02 MB
ID: 779356 



他們一左一右牽著我的手帶我繞這個小村莊

我忽然感覺除了玩具車和小狗之外,我是第三個新玩具吧

走在路上,路人都會對我們側目,大概是亞洲人真的很少

至少我住的這個村子,一個外國人都沒有

他們拉著我走,我在地上看見了落花,好像叫雞蛋花的樣子

純白花瓣,中央是鵝黃色,很美

我拿起來別在孩子們的耳後,說:很漂亮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828.JPG
查看次數: 6
文件大小: 2.09 MB
ID: 779367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831.JPG
查看次數: 3
文件大小: 3.23 MB
ID: 779368 

我想給他們拍個照片,跟他們說:笑一個~

他們不懂,我又說英文:Smile~

他們當然還是不懂,我用手拉開自己的嘴巴,說:要笑~

Puaa突然我明白的樣子,對Malesi比出這個「笑」的動作

後來,他們就一起「笑」了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5.jpg
查看次數: 5
文件大小: 746.3 KB
ID: 779352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1080850.JPG
查看次數: 11
文件大小: 3.56 MB
ID: 779365 

(上圖,所謂「笑」的模樣)







Puaa對Malesi比出這個「笑」的照片,是我這次旅行最愛的一張

看見他們的笑容,我也笑了

我知道時光流轉,總有一天,這群孩子會忘記我這個外國人

但是我會記得,某個陽光普照的下午,你們笑的樣子

燦爛如花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4.jpg
查看次數: 10
文件大小: 727.9 KB
ID: 779351

原文網址:旅程 http://lishan1739.pixnet.net/blog/post/48441156
轉自: 背包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