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friend,
謝謝妳的來信,原本妳只計劃去印度一個月,現在卻要多待上半年,妳的印度行肯定給妳許多改變。前陣子妳很難過,因為和男朋友分手,之前妳想獨自去印度散心,問我該不該去,當下我沒有給妳答案,我希望妳能自己做決定,很開心你做了一個最適合妳的選擇。
每個在路上的旅人都是病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病因」,有人是因為愛情、家人、事業、人生。但你知道嗎,每位病患的親人都一定會叫他們待在房間裡養病,親人會苦口婆心告訴你:醫生一定可以幫助妳,只要妳乖乖躺在床上休息就好。但當妳沒有變的更好時,親人付出越多,其實越令妳難過,因為妳不想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傷心,因此,妳有可能會更討厭自己,恨自己如此軟弱。最後只能像個小孩躺在床上,獨自看著天花板日度一日的難過。
最好的醫生肯定不是關在白色巨塔裡穿著白袍只懂幫妳開藥的人,他們也許能治療妳的血肉之驅,卻無法治癒破碎的心靈。最溫暖的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健康的藥都在家門之外的世界。世界是一座最有趣的醫院,每個陌生人都是最棒的醫生,最好的藥就是妳可以為一件小事而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不害怕並且勇敢的病人,這一切才會有意義。
最好的醫生肯定不是關在白色巨塔裡穿著白袍只懂幫妳開藥的人,他們也許能治療妳的血肉之驅,卻無法治癒破碎的心靈。最溫暖的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健康的藥都在家門之外的世界。世界是一座最有趣的醫院,每個陌生人都是最棒的醫生,最好的藥就是妳可以為一件小事而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不害怕並且勇敢的病人,這一切才會有意義。
出門前,我很焦躁,因為身上背著巨大回憶包袱,許多傷痛壓的我喘不過氣,我曾試著要去解決,但常常徒勞無功,這種反反覆覆的攪拌過程,加速我對人生的無助感,我甚至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
我曾經懷疑自己的旅行到底是否只為逃避,因為這個社會告訴我無論再痛苦的事都要堅持下去。我也一直在旅行途中思索這件事,直到我真的要結束旅程時,我才找這個答案,堅持對的事,再苦都不累;堅持錯的事,又苦又累。
當妳出去久了,某個妳最害怕的事就會像水中的雜質會自行沉澱,此刻妳才會清楚看見它的原貌,開始認識它,妳也就開始懂的用另一種語言與它溝通,漸漸的,它會從敵人變朋友,從討厭變喜歡,從害怕變勇敢。
為何當初我沒有給妳答案,因為我不想妳聽信別人的話而去做任何決定,沒有人比妳還了解自己,沒有人可以比妳更有資格做任何決定。我們都希望別人給我們明確答案,而我們也一生拼命找答案,但人生的重點絕不在答案本身,而是努力追尋的過程。一個過程只能有一答案,不同過程就能有不同答案。
當你在旅行的沉澱過程之中有所體悟時,妳就不會再執著於答案本身了。
很多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讀了許多有智慧的書,但不上路去實踐,智慧只不過就是一顆絆腳石,還有可能要花三輩子的時間去搬開這顆石頭。
很開心妳要繼續旅行下去,因為你開始懂得如何繞過石頭,而不是執著在搬開石頭。
『唯有抽離熟悉的環境,放逐到遙遠的世界,才有可能越接近自己。』
本文轉載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 30萬1年玩遍13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63732223661028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637322236610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